永樂大典》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空前絕后的一部百科全書。全書共22937卷,11095冊,總字?jǐn)?shù)約3.7億。
明永樂元年(1403年)明成祖朱棣告訴翰林學(xué)士解縉:“天下古今事物,效載諸書,篇帙浩繁,不易檢閱。欲采各書所載事物,類聚而統(tǒng)之以韻,以便考索……凡書契以來經(jīng)史子集百家之書,至于天文地理陰陽醫(yī)卜僧道技藝之言,備編輯為一書,毋厭浩繁。”
到了第二年11月,書成,名為“文獻(xiàn)大成”。但朱棣還覺得不滿足,又命姚廣孝、解縉等開館于文淵閣,召集中外官員及四方宿學(xué)老儒充當(dāng)纂修,命國子監(jiān)及在外郡縣學(xué)生員繕寫,并叫光祿寺供給酒饌。當(dāng)時參加的人數(shù),據(jù)說在3000人左右。
永樂六年冬,書成,取名《永樂大典》。在這部書之前,我國歷史上已編纂了不少類書。然而,卷帙最多的不過1000多卷。三國六朝時,魏纓襲等編纂《皇覽》680卷,梁有劉孝標(biāo)的《類苑》120卷,北齊有祖艇等的《修文殿御覽》360卷;唐代有魏徵等的《文思博要》1200卷,許敬宗《瑤山五彩》500卷,歐陽詢《藝文類聚》100卷,虞世南的《北堂書鈔》160卷,張昌宗等《三教珠英》1300卷;宋代有李防《太平御覽》1000卷,王欽若《冊府元龜》1000卷,晏殊的《類要》77卷。
就現(xiàn)存的《藝文類聚》、《北堂書鈔》、《太平御覽》、《冊府元龜》諸書看來,他們都是分類抄輯的群書?!队罉反蟮洹芬理嵞康拇涡蚓幾肫饋恚蛔植桓倪M行抄錄,也是空前未有的體裁?!队罉反蟮洹返倪@種體例,原來是依據(jù)元朝陰時夫的《韻府群玉》和宋錢諷的《回溪史韻》的體裁而編的。他們把每個字依照“韻目”的次序編纂,但篇幅卻都很小?!痘叵讽崱芬焉⑹В瑑H見殘本;《韻府群玉》則只有20卷。《永樂大典》卻將其擴大了1000多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