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巷詩人是戴望舒。戴望舒的“雨巷詩人”的稱號來源于其詩作《雨巷》,其中“撐著油紙傘,獨自彷徨在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”這一詩句更是全詩的點睛之筆,其也為讀者塑造了一個憂郁而帶有書香氣息的人物形象,所以其讀者便以“雨巷詩人”稱呼戴望舒。
《雨巷》是中國詩人戴望舒1927年創(chuàng)作的一首現(xiàn)代詩。詩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來營建抒情空間,傳達內(nèi)心情感,并且融會了中國古代詩歌,尤其是晚唐五代纖弱婉約詩詞的藝術(shù)造詣。
《雨巷》這首詩寫得既實又虛,朦朧恍惚。其中“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”,表達了“我”只有自怨自艾,自悲自嘆。詩中的“姑娘”,可以認為是實指,是詩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麗、高潔而憂郁的姑娘。但也可以把這位“姑娘”當做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,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,對未來渺茫的憧憬。
戴望舒的詩深蘊中國古典詩詞中婉約、清麗詩風的韻致,但又受到法國象征詩歌派的影響,因而他的早期詩作總體上表現(xiàn)出一種孤獨、抑郁和消沉的特點。